缺牙不補恐致失智!醫師:全口植牙現在能夠「當天」就完成

「牙套不是小孩在戴的嗎?」牙齒矯正似乎是年輕人的事,但並不代表成人就不需要矯正。許多人認為矯正牙齒是「愛漂亮」,實際上,站在牙醫師的觀點,美觀只是附帶的,牙齒矯正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達到良好的咬合,才能有好的口腔健康。 你知道嗎,「缺牙」並不只是美觀問題喔!不少人以為缺牙頂多造成咀嚼困難,只要忍一忍口腹之欲就可以了。殊不知,長期的缺牙,甚至會造成失智的風險提高。基隆君悅牙醫診所醫師張殷仁就表示,其實現在的植牙選擇有非常多種,及時就診治療,才是維護健康的最好辦法。 根據《歐洲口腔科學期刊》(European Journal of...

牙周病會傳染!一人罹病全家都遭殃 糖尿病、骨鬆、失智、癌症風險增

郭庚儒 報導2019/12/26 16:41 你知道牙周病會傳染嗎?根據醫師診間觀察發現,不少確診牙周病的患者,持續追蹤另一半或其他家人,也容易出現牙周疾病。醫師強調,牙周病是多重慢性疾病的幫凶,容易增加罹患糖尿病、心臟病、骨質疏鬆症、中風、失智,甚至癌症的風險。 8成國人有牙周病 根據衛福部2018年進行的大型口腔研究顯示,高達8成國人罹患牙周病,但近半數以上患者對於牙周病卻毫無自覺,或是不處理,任其惡化。...
牙周病專家|端午節門診公告

牙周病專家|端午節門診公告

林士峻醫師於▶️▶️▶️ 2020/06/25(四)-2020/06/28(六)端午連假休診 😊假期前後門診預約人數眾多,您可提前來電撥打免費預約專線0800-365-807,或填寫線上預約表單,將有專人協助。...

比手術刀更精準!微創水雷射植牙 重拾健康牙齒

陳家珍/台北 2020年2月24日 上午8:00 【記者 陳家珍/台北 報導】根據國民健康署數據顯示,29至35歲的國人中有4.5成的人缺牙。缺牙不僅僅影響美觀,台北市牙科植體學學會理事長黃怡豪醫師表示,長期下來可能會出現缺牙附近的牙齒往缺牙處傾斜、容易堆積食物引起蛀牙或牙周病、齒槽骨萎縮、咀嚼功能減退影響腸胃吸收等問題。...

安心的看牙環境 仰賴個人健康管理

面對全球努力防堵新冠肺炎肆虐,各國政府呼籲民眾減少外出與社交群聚的機會。然而為民眾健康把關的醫療院所卻不能避免病患就診需求,給病患精準而專業的牙周病治療、植牙手術的林士峻醫師,呼籲大家防疫從自己做起,做好個人健康管理,大家可以共享安全的看牙環境。   新冠肺炎主要是透過接觸與飛沫傳染,林士峻醫師呼籲民眾遵守防疫指揮中心的建議,外出時要保持社交距離,進入密閉空間如看牙就診、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,務必配戴口罩。如有發燒及感冒症狀請就醫,並且避免進出人潮眾多的地方。  ...

牙周病八大警訊

【記者王輝丹/臺北報導】 2020/01/13 一、刷牙時牙齦會流血;二、牙齦紅腫或觸痛;三、牙齦萎縮;四、觸壓牙齦時牙齒與牙齦間有膿流出;五、牙齒鬆動或逐漸分開;六、咬合時,牙齒會因牙周病而產生對咬異位;七、部分假牙會因牙周病而難以裝戴;八、持續性口臭。臺安醫院牙科表示,如出現以上八類狀況,都是牙周病的警訊。 牙周病是指牙周支持組織遭受牙菌斑入侵,引發一連串流血、牙齦萎縮等症狀,主要因口腔衛生不良引起的破壞,早期無自覺症狀。進行到某些程度時,可見牙肉紅腫、流血、牙床悶悶的感覺,接著痛、化膿、牙齒動搖。...

植牙後就沒事?這4件事沒做到,鈔票都白花了!

植牙是一種以置放人工牙根,再接上假牙取代原本牙齒的方式。現今牙科技術百百種,常聽聞全口植牙、速定植牙、自體植牙、微創植牙等各種技術,且都已經發展到非常完善的階段。許多民眾以為植牙後可以一勞永逸,但醫師提醒,無論選擇何種植牙方式,都不能輕忽事後的口腔保健。 55歲的徐女士因為上、下排牙齒分別有數顆因牙周照護不佳產生搖動,4年前拔除後進行植牙全口重建,完成後未再回診;直至2年前某次吃東西的時候,發現植牙的牙齒會晃動,趕緊回診,醫師將搖晃的假牙取下,發現徐女士罹患「植體周圍炎」,造成人工牙根鬆動脫落,耗時2年治療,還得再次植牙做假牙。...

植牙迷思大揭密 輕鬆擁有一口好牙

【記者 陳家珍/台北 報導】根據統計顯示,台灣65歲以上的老人,超過20顆牙的比例不到六成,無牙比例竟達12%以上。但掉牙、缺牙已不再是老人專利,年輕世代缺牙比例(25至39歲)正逐漸攀升。除了裝假牙,近幾年植牙成為缺牙者的一大福音,也因植牙技術推陳出新,網路上謠傳的植牙迷思也越來越多,如:植牙後容易產生後遺症、植牙後的牙齒就跟正常牙齒一樣、植牙價格差異等等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