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臨牙周病做假牙的困惑與不安。
牙周病往往是缺牙和需要假牙重建的根本原因,因此,要讓假牙做得穩固、用得長久,牙周病的控制與治療絕對是首要之務。
以下林士峻醫師將用最真誠、客觀的方式,為你解析牙周病假牙的選擇、治療步驟與術後照護,幫助你安心做出最符合自己口腔健康需求的決定。
牙周病做假牙可以嗎?醫師帶你認識真相
當牙周病導致牙齒鬆動甚至不得不拔除時,許多病患會急著想用假牙來恢復外觀與咀嚼功能。
然而,在牙周病做假牙前,我們必須先釐清一個關鍵觀念:假牙是重建,而非治療牙周病。
牙周病與假牙的關聯
牙周病是一種慢性細菌感染,它會緩慢破壞支撐牙齒的齒槽骨。
當骨頭流失到一定程度,牙齒就會開始動搖、移位,最終導致缺牙。
- 鬆動與缺牙:牙周病直接造成牙齒結構不穩固,是成人缺牙最主要的原因之一,因此患者常需要藉由假牙來填補空缺。
- 重建功能:無論是製作牙冠、牙橋或植牙,都是為了恢復被牙周病破壞的咬合與美觀。
牙周病沒控制就做假牙的風險
如果你在牙周病處於活躍發炎的狀態下就急著裝上假牙,就像把房子蓋在沙灘上一樣,假牙再好也無法穩固,甚至會讓病情加速惡化。
- 假牙不穩固:牙周組織仍在發炎、齒槽骨持續流失,假牙的支撐基礎會越來越差,導致假牙不穩固、鬆脫,無法正常行使功能。
- 牙齦持續發炎:假牙邊緣、卡環或植體周圍都容易成為牙菌斑堆積的死角,如果原先的發炎問題沒解決,這些地方會引發更嚴重的牙周病或植體周圍炎。
什麼情況下牙周病患者可以做假牙?
要能安全、有效地使用假牙,首要條件就是必須將牙周病控制在穩定的狀態。
- 需先治療與穩定:必須先透過洗牙、牙根整平術(牙周刮治),甚至牙周手術來徹底清除發炎組織與牙結石,確保牙齦不再腫脹出血。
- 醫師評估:只有當牙周組織發炎狀況被控制、齒槽骨狀況穩定,且醫師判斷殘存的牙齒或骨頭足以支撐假牙後,才能開始假牙的設計與製作。
牙周病做假牙絕非一蹴可幾,耐心配合治療才能迎向長期的口腔健康。
若你對假牙規劃有任何疑問,歡迎與專業醫師討論個人療程規劃。
牙周病假牙患者常見的假牙選擇
當你的牙周病得到良好控制後,接下來就是根據缺牙的數量、位置,以及你的骨頭條件,來選擇最合適的重建方式。
對於牙周病患者來說,每種假牙都有其優勢與挑戰。
活動假牙:親民但舒適度較低
活動假牙是一種可以自行取下清潔的修復方式,價格相對親民,適用於大範圍缺牙或剩餘牙齒不足以支撐固定假牙的患者。
- 優點:價格親民、不需手術,適用於多顆甚至全口缺牙的狀況。
- 缺點:配戴舒適度較低,會有異物感,且咬合力量不如固定假牙,清潔上需要特別注意,避免卡環處堆積牙菌斑,使剩餘的真牙再次面臨牙周病風險。
牙橋:利用鄰牙支撐,但需健康牙齒作為基礎
牙橋是一種固定式的假牙,利用缺牙處兩側的自然牙作為支撐柱,將數顆假牙連在一起,像一座橋一樣固定在口腔中。
- 前提:鄰近牙齒必須是健康的,因為製作牙橋需要將鄰牙適當修磨,作為支撐假牙的基礎。
- 限制:對於牙周病患者,若鄰牙的骨頭條件已不佳,選擇牙橋會讓這些支撐牙承受更大的負擔,反而可能加速它們的惡化。清潔時需要使用牙線穿引器,才能清潔到牙橋下方的縫隙。
植牙:需確認牙周狀況穩定後再進行
植牙是目前最能恢復咀嚼功能與美觀的選項,它是在齒槽骨中植入人工牙根(植體),再於上方製作假牙,不需修磨鄰近真牙。
- 穩定是關鍵:
牙周病做假牙若選擇植牙,必須在牙周狀況完全穩定後才能進行。
醫師會仔細評估齒槽骨的條件,若骨量不足,可能需先進行補骨手術。 - 長期照護:
植牙成功後,仍有「植體周圍炎」的風險,這是一種發生在植體周圍的牙周病,因此患者術後更需要比照真牙,進行細心且確實的口腔清潔與定期回診。
牙周病做假牙前必須注意什麼?
「預備工作」對牙周病患者來說,比單純缺牙的患者更為重要。
這就像蓋房子,地基不穩,再好的結構也白搭。我們必須遵循嚴謹的步驟,確保假牙能長期使用。
應優先治療牙周病,控制發炎
牙周病治療是製作假牙前唯一且必要的步驟。
如果此時口腔內仍有活躍的細菌感染,貿然製作假牙只會帶來失敗的風險。
- 基礎治療:包含全面洗牙、牙根整平術(深度刮除牙根表面的牙菌斑與牙結石),目標是徹底控制牙齦的紅腫、出血與發炎現象。
- 手術評估:針對中重度牙周病,可能需要進行牙周手術來清除深層感染或進行牙周再生術,改善骨頭條件。
評估牙齦與骨頭條件,確保假牙能長期穩定
支撐假牙的力量最終來自你的牙根或齒槽骨。透過 X 光片甚至電腦斷層掃描(CT),醫師會仔細測量你的骨頭條件。
- 骨量與骨質:這是植牙成功的關鍵條件。如果骨量不足,植體或假牙的穩定度會大打折扣。
- 牙根與牙周:即使是保留下來的牙齒,也必須確認牙周狀況穩定,牙根沒有嚴重的牙周破壞,才能作為牙橋或牙冠的支撐牙。
與醫師討論合適的假牙方案
每一位牙周病假牙患者的口腔狀況都是獨一無二的,沒有單一最好的方案。
醫師會根據你口內的情況、健康條件與預算,提供客製化的設計。
- 客製化設計:醫師會考量缺牙數量、骨頭條件、咬合關係,以及你是否有磨牙習慣等,來決定是選擇植牙、牙橋還是活動假牙。
- 清潔可近性:對於牙周病患者來說,清潔的難易度是設計假牙時的重要考量。設計必須避免清潔死角,以利於你術後的居家照護。
做了假牙之後,牙周病患者要怎麼照護?
對於曾經罹患牙周病的患者來說,做了假牙不代表從此一勞永逸。
口腔衛生習慣的養成與持續的維護,才是確保假牙與剩餘真牙能長期穩固的唯一方法。
牙周病專用牙刷的重要性
正確的刷牙方式與工具,能更溫和且有效地清潔牙齦邊緣,減少對脆弱牙周組織的負擔。
- 軟毛、小刷頭:選擇刷毛柔軟、刷頭較小的牙刷,能更容易深入口腔後方,且在清潔牙齦邊緣時,能減少對已經退縮的牙齦造成刺激。
- 改良式貝氏刷牙法:執行時將刷毛對準牙齒與牙齦交界處,輕柔地以小幅度的圓周或水平移動,重點清除牙齦溝內的牙菌斑。
搭配牙線與輔助清潔工具
由於假牙的結構特殊,以及牙周病可能導致牙縫變大,單靠牙刷難以完全清除細菌,因此輔助工具的使用是不可或缺的。
- 牙間刷:這是牙周病假牙患者最為重要的清潔工具。由於牙齦萎縮會使牙縫增大,牙間刷能有效伸入牙縫,清潔側面與牙根表面的牙菌斑。請務必選擇合適的尺寸,讓刷毛能充滿牙縫。
- 牙線穿引器或超級牙線:如果你裝了牙橋,必須使用牙線穿引器或專門的超級牙線,才能穿過牙橋底下的縫隙進行清潔。
- 活動假牙:活動假牙必須每天取下,使用專用軟毛牙刷和清水或假牙清潔錠徹底清潔,睡覺時應取下讓牙齦休息。
定期回診檢查,追蹤牙周與假牙狀況
我們建議,即使你自覺清潔做得很好,也應每三到六個月定期回診,讓專業醫師為你進行追蹤。
- 專業清潔:醫師會協助清除你難以清潔到的死角,並檢查是否有新的牙結石堆積。
- 假牙狀況評估:檢查假牙是否有鬆動、破損,或與牙齦的密合度是否改變。早期發現問題,才能避免牙周病再次復發或假牙失敗。
成功的牙周病假牙重建,需要醫病雙方的共同努力。
林士峻牙醫樂意與你攜手合作,為你的口腔帶來穩固與美麗。
歡迎聯繫我們,由專業醫師為你評估最合適方案。
想了解更多牙周病相關知識,您還可以看: